|
地下水资源是赋存于地下的宝贵自然资源,在供水、粮食安全、经济社会发展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,是支撑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、保障国家安全的基础资源和战略性经济资源,同时也是生态环境体系中的关键因素。近几十年来,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,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量呈迅速增长态势。 地下水资源的长期过量开采,导致全国部分区域地下水水位持续下降。 2009年共监测全国地下水降落漏斗240个,其中浅层地下水降落漏斗115个,深层地下水降落漏斗125个。华北平原东部深层承压地下水水位降落漏斗面积达7万多平方公里,部分城市地下水水位累计下降达30-50米,局部地区累计水位下降超过100米。部分地区地下水超采严重,进一步加大了水资源安全保障的压力。 近20%的城市地下水水源污染超标 2009年,经过对北京、辽宁、吉林、上海、江苏、海南、宁夏和广东等8个省(区、市)641眼井的水质分析,水质Ⅰ类-Ⅱ类的占总数2.3%,水质Ⅲ类的占23.9%,水质Ⅳ类-Ⅴ类的占73.8%,主要污染指标是总硬度、氨氮、亚硝酸盐氮、硝酸盐氮、铁和锰等。根据《全国城市饮用水安全保障规划(2006-2020年)》数据,全国近20%的城市集中式地下水水源水质劣于Ⅲ类,部分甚至出现了致癌、致畸、致突变污染指标。 全面提高地下水污染防治体系 2011年,《全国地下水污染防治规划(2011-2020年)》发布,明确了2020年地下水污染防治的主要任务和措施.如下:
You need to know: |